畫好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的路線圖
http://m.vmlcwjnjqx.com2022年03月16日 09:54教育裝備網
近日,江蘇省正式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技能型社會建設初顯成效,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明顯提升,職業院校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穩步提高。到2035年,職業教育供給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度匹配,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主要發展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江蘇成為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樣板。
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來,全國各地全面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陸續印發“地方版”的實施意見,為各地職業教育發展畫出育人路線圖。這對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各地職業教育發展還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在謀自身發展時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要消除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見,夯實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基石。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大青年成功成才的重要途徑。由于多種原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職業教育一直被認為低于普通教育,是一種層次教育而非類型教育。改變這種偏見,要通過社會各界持續不斷的努力,尤其是把握人才的發展方向,建立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的培養機制。同時,要擴大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平臺,大力推進技能提升行動,壯大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隊伍。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講好“技能改變人生”的精彩故事,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要在解決問題中求作為,擔負起育人重任。職業教育既關乎國計,也關系民生。江蘇等地結合省情實際,將國家相關政策意見進一步細化實化,增強了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各地要下大力氣解決那些長期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難題,通過夯實制度保障、提升社會地位,激發職業教育活力。特別是要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焊接上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縫隙”。堅持面向市場、促進就業,適度超前進行專業布局,撤并淘汰供給過剩、就業率低的專業。要按照各地畫好的路線圖,瞄準技術變革和產業優化升級的方向,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
要為技術技能人才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讓人人有尊嚴、有出路、有奔頭。職業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實現“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智造”的重要推手。作為培育工匠的搖籃,職業教育必須注重戰略思維,把準發展方向,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建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并重、縱向貫通和橫向融通并行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各地要大力開辟多種培養途徑,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讓技術技能人才找到適合自己出彩的舞臺。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職業教育要順應時代的需要,自覺肩負起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職責,讓更多大國工匠脫穎而出,成就更多學子的美好人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
(作者系江蘇省鎮江市教育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