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統思維培育拔尖創新人才——“發力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系列評論之三
http://m.vmlcwjnjqx.com2024年03月08日 10:04教育裝備網
拔尖創新人才是一個國家能否贏得未來的核心要素。世界各國都將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作為國家的重大戰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代表委員也建言深化教育改革,著力提高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培養出更多的“非常之才”,以有效解決“卡脖子”問題,更好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任務,也是意義重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國家和全社會對之高度重視,已形成廣泛共識。當前,亟待強化體系建設,研究一體化培養模式,探尋貫通培養路徑,形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有效策略和良好生態。
積極構建全社會參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組織體系。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不能只限定于學校系統,而應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形成支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全社會組織體系。一要充分利用社會優質公共教育資源,從課程、師資等方面為特長學生發展特殊潛能提供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比如,鼓勵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藝術館、圖書館等公共服務機構開設“創新班”,進行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學科,以及領導力、藝術等領域的深度學習體驗。二要加強行業,特別是科技企業的研發團隊、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的育人功能,通過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校企合作、雙師聯合培養,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更多的學術資源、實驗平臺和實踐機會。還要鼓勵非營利教育培訓機構通過多種渠道組織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活動,為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提供全面的支持和貼心的服務,幫助他們一展所長。
整體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貫通培養體系。大中小學緊密合作、精心設計,構建集直升入學、創新課程、個性化教學于一體的全學段、綜合性、系統化人才培養體系。整體研發和實施大中小學創新課程體系。積極創設不同層級且相互關聯的榮譽課程、“冷門絕學”課程等多元創新課程體系。建立機制讓有特長的中小學生有機會直接選修大學課程,實現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無縫銜接”。共享高校師資和大學實驗室、圖書館、實訓基地等公共教育設施,為部分具有高階學習需求的中小學生提供更為適切的教育服務。
加快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多元評價體系。建立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在考查學生學術能力的基礎上,結合課外活動經歷、“檔案袋”作品、創新項目成果、心理成熟度以及行為表現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需要強調的是,拔尖創新人才并非完人,有的可能在某一方面極其出色,但在其他方面可能表現平平,所以不能要求拔尖創新人才在各方面都出類拔萃。
切實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保障體系。一是師資保障。建議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作為某種“特殊教育”,地方或國家教育部門出臺相關從業教師的專業標準,由國家重點院校、師范類院校進行拔尖創新人才教育的師資儲備和能力提升。二是法治保障。建議參照國際上較為成熟的經驗和做法,制定有關超常教育、資優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賦予超常教育、資優教育應有的法律地位和制度保障。三是資源保障。為有潛力的學生或青年研究人員提供學術發展指導和生涯輔導,給予長期穩定的資源保障和社會支持。四是研究保障。通過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學術研究,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政策制定、生源選拔、教學設計等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指導,保障拔尖創新教育的蓬勃發展。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一個長周期行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秉持臥薪嘗膽的精神,強化體系建設,采用系統思維,進行整體設計,推進一體化培養。如此,我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結果才能未來可期、卓有成效。
(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