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同樂是教育工作者的小確幸
http://m.vmlcwjnjqx.com2025年07月07日 09:50教育裝備網
眼下,各高校的暑假陸續開啟。暑假可以讓學生獲得張弛有度的緩沖期,有助于他們在長期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后得以休整和“充電”,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儲備能量。同時,利用假期尤其是暑假開展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實習實訓、研學旅行,不僅是學生學業的延伸,更是培養社會責任感、了解國情民情的重要途徑。
放松身心,休養生息,是放假的應有之義。但對致力于立德樹人、從事知識生產與傳播的教師而言,假期又不只是簡單的休息和停工,而是一種勞逸結合的節奏轉換。部分教師的假期很難“閑”下來,有相當一部分工作是帶領學生進行實踐、社會調查、科創訓練。這些工作,因其意義感、成長性和情感聯結,在精神層面等同于一種積極的休息。這些工作讓教師走出書齋,接觸真實社會,從一手材料中獲得研究的靈感、檢驗理論的效力、推動學術的創造,這種智力活動本身就是愉悅的。
師生沒有血緣關系,但好的師生關系確實有類似家庭的親密感。帶學生實踐就像家長帶孩子探索世界,共同經歷會強化情感聯結。
教育的本質不僅是知識傳授,更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從教育工作者的職業特性來看,教師最根本的滿足感來自教育過程本身。日常的課堂教學更多的是教師的單向輸出,即便有所互動,但限于教師與學生一對多的規模,也很難深入討論。而暑期社會實踐能夠讓師生共同走進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社區樓宇探索真實世界,在共同生活、深入社會、面對挑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師生之間更加相互信賴,學生能夠更充分地展現自身個性和發展潛質,教師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看到他們在課堂外的更多成長,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的成就感和情感聯結,是教育工作獨有的、深層次的快樂源泉。
對于真正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教師而言,在教學相長的充實工作中體驗職業的“小確幸”帶來的精神愉悅,遠勝于單純的體力休息,嬲慕逃燉志馱毯謖廡┛此菩量嗟墓討小=逃ぷ韃喚黿鍪侵耙擔且恢中枰度肭楦小⒛芄皇棧穸撈鼐窕乇ǖ納罘絞健U庵只乇ú輝謨詘慘藎謨謨胙餐叢旒壑怠⒐餐沙さ墓癱舊澩吹木衤恪�
(作者系上海財經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