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免費托育值得積極探索
http://m.vmlcwjnjqx.com2024年05月15日 10:25教育裝備網
據媒體報道,上海市于2022年全面啟動社區托育服務各項工作,截至2023年底,全市約有60%的街鎮設置了240家社區托育“寶寶屋”,提供約2.5萬個托育名額。上海市適齡幼兒家庭每年可接受12次“寶寶屋”的免費服務。為1—3歲的幼兒家庭提供家門口的計時托、臨時托服務,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眾所周知,托育服務事關千家萬戶,是三孩政策配套措施的重要內容之一,影響著三孩政策的落地效果。0至3歲的嬰幼兒被視為社會中“最柔軟的群體”。這個群體的照護質量和照護成本,既關系到人口高質量發展,也影響著社會的生育意愿。當下,許多幼兒園沒有適合3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服務,而市場上招收3歲以下的托育機構費用也都比較高昂,普通家庭難以承受。社區服務是老百姓家門口的基礎性服務供給,發揮著為民、便民、安民的功能。可見,緩解家長的托育焦慮,發展社區托育服務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解決途徑。
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社區托育服務發展的具體政策。比如,上海市鼓勵利用各類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化、嵌入式的“寶寶屋”等托育場所。北京市提出打造“一刻鐘”托育服務圈,加強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多舉措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云南省積極探索“托育機構+社區托育園”集中管理運營模式和“專業隊伍+社區設施資源”托育服務模式。各地還在人力、資金、補貼支持、場所用地等多方面開展了不同嘗試,成績可圈可點。
發展社區托育服務有政策上的引導和鼓勵。2021年6月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就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普惠服務,其中就包括加強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居住社區嬰幼兒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等。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也明確指出,優先發展社區就業、養老、托育服務,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不過,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5個要求計算,到2025年,全國托位數要達到約600萬個,而目前缺口仍然較大。要有效填補這一缺口,滿足社會對托育服務量和質的更高要求,必須凝聚全社會的共同力量。
幼有所托,是重要的民生。減輕家庭育兒壓力,讓托育服務更“近”一步,發展社區托育值得積極探索。地方政府部門要注重盤活存量資源,可將符合托育服務要求的社區閑置空間改建為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場所,增設托育服務功能。同時,鼓勵社區運用公辦民營、民辦公助、合作辦托等多種運營模式引入社會資源,提供托幼一體化、社區托育點等服務模式和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服務形式,促進社區托育服務多點開花。
政府部門也要充分考慮普通家庭經濟承受能力,明確社區嬰幼兒托育場所的公益性、普惠性原則,多一點政策、資金等方面的配套支持。通過減免市場主體房租、水電費用,減輕社區嬰幼兒托育場所運營成本,并加大對優質托育機構的獎勵力度,促進托育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另外,相關部門還要完善社區嬰幼兒托育場所專業人才培育、準入標準等支持體系。比如,加快專業化托育人才培育,打通幼兒園和托育機構準入標準與評價機制,注重人員培養培訓、行業管理服務,提高嬰幼兒照護服務能力和水平。讓居民在家門口就有優質的托育服務,才能更好地解除民眾的后顧之憂,以便他們安心工作、干事創業。
(作者系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教育局教育工作者)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